本文目录一览:
- 1、企业住所迁移后 其持有的有效许可证件应重新办理是正确的吗?
- 2、省考申论:建设数字政府供给优质服务?
- 3、优化营商环境
- 4、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 5、行政执法中应当推广运用什么等非强制性手段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
- 6、什么等金融机构在授信中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不得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
企业住所迁移后 其持有的有效许可证件应重新办理是正确的吗?
企业住所迁移后,其持有的有效许可证件应重新办理这句话是错误的,正确的是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企业迁移后其持有的有效许可证件不再重复办理。
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十九条 国家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统一企业登记业务规范,统一数据标准和平台服务接口,采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登记管理。
国家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依法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管理,为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提供便利。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特定领域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不得作为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简化企业从申请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所需办理的手续。在国家规定的企业开办时限内,各地区应当确定并公开具体办理时间。企业申请办理住所等相关变更登记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办理,不得限制。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企业迁移后其持有的有效许可证件不再重复办理。
扩展资料: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三十三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化市场主体注销办理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间、降低注销成本。对设立后未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无债权债务的市场主体,可以按照简易程序办理注销。对有债权债务的市场主体,在债权债务依法解决后及时办理注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企业破产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企业破产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省考申论:建设数字政府供给优质服务?
1.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评估结果显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目前进入全面提升阶段,在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模式、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务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十多个省级地方政府出台并公开数字政府规划计划;全国政府网站数量集约至1.45万家;多地统筹建成全省政务服务App;交通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和广东、山东等地方政府推进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促进治理能力提升。
多地通过创新政务服务,力争“让百姓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上海、浙江等地深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体系,打通部门界限、优化业务流程,为企业群众提供集成服务;浙江、江西联合推进跨区域数据共享,实现身份证等11本证照跨省互认;福建、广东等地开发集约化的移动端App或微信小程序,实现办事服务“掌上办”“指尖办”。
部分地方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北京首都之窗“一网通查”搜索服务着力破解政务信息“找不到、找不快、找不准”问题;上海建立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汇聚多方数据资源,改善民生服务;浙江创建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实现电子票据全过程“上链盖戳”,提高监管效率。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建议,进一步加快完善数字政府建设制度体系:加强沟通协调,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共享,理顺上下、左右协同体制机制;制定数字政府建设相关标准规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制定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规范,完善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2.“政务服务好不好,请您给出‘好差评’。”近日,《S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出台实施,无论线上线下办事,市民都可以对政务服务进行评价,相关部门将对不满意评价安排100%回访。《办法》用企业和市民的评价倒逼政府部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把S市政务服务的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对政务服务进行评价,并不算新鲜事。S市“好差评”制度的特别之处在于监管全公开。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不论办理何种事项,企业和市民都可以掏出手机扫一扫,或进入“爱城市”App,对政务服务在整体满意度、办理时效性、服务便捷度等方面进行打分并留言补充。提交后,这些评分和内容会全部公开。也就是说,所有用户在网上可以直接看到评价结果,这就使得“好差评”摆脱了单位“内部评价”的传统路径。
“针对这些实名‘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评价,各承办单位可不是收到就算完事。‘好差评’系统自动生成差评工单,推送至12345热线平台,按12345热线工作机制转办,承办单位将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回访核实并作出相应反馈。我们安排100%回访,对接当事人。”S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H表示,该局定期对“好差评”结果进行汇总,并通过省政务服务网、“爱城市”App、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发布“好差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给政务服务打分,究竟怎么打?只要是通过线上、线下、自助服务终端、12345热线电话办理政务服务业务的申请人,都可以进行评价。简单来说,就是服务事项、服务渠道和评价对象全覆盖。
线上办理时,省政务服务网和“爱城市”App、S市掌上政务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端政务服务平台都设置“好差评”功能,办事者可以选择象征“非常不满意”的“一星”到“非常满意”的“五星”,进行在线评价。
线下“好差评”同样便捷。在S市行政服务大厅,每个办事窗口都配有评价器,办事者可以直接打分。“如果不满意,办事者又碍于情面不想当面打分,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为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行政服务大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窗口工作人员在完成事项办理后会主动提醒办事者打分。
得知可以对服务进行评价,前来咨询人才落户政策的胡女士欣然掏出手机,扫码进入评价页面,点选“五星”,并写下留言:“窗口小姐姐热心细致,回答详细周到。”胡女士表示:“这么多公开渠道,让政务服务更加透明,为S市‘好差评’制度点赞!”
有恶意“差评”怎么办?H透露:“对经核实的不实评价或恶意评价,评价结果不予采纳。任何弄虚作假刷‘好评’或是恶意‘差评’的行为都将及时被查处,确保‘好差评’结果客观、真实、准确。”
“通过‘好差评’制度,发现政务服务工作中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为政府分忧、为市民解愁。”H还表示,“好差评”制度能够形成有力的监督、督促机制,使政务服务向质量更优、办事效率更高、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的方向发展。
3.现如今,世界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政府数字化建设。在前端节约市民时间,让他们在线上就能完成大部分申请工作;在后端通过云计算、AI、数据挖掘等技术减少政府公务人力开支,并且通过其中的数据聚合实现对民生情况的进一步了解。窗口人员动动手指就能办好社保,而政府部门也能因此获知就业的流动与增长信息。
然而,联合国相关部门在对英国进行调研之后提出警告,我们应该警惕政府数字化对人权的影响,尤其对弱势群体来说,政府数字化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手机和电脑上解决一切,对于我们来说很便利,可是,在最需要福利救助的人群中,很多是不便应用数字设备的老年人、残疾人、文盲,有的甚至家中负担不起电脑、手机和互联网。2017年英国电信监管机构Ofcom的数据显示,只有47%的低收入者在家中使用宽带互联网,只有42%的失业者和43%的低收入者在网上办理银行业务。由于削减了公务人员,人们进行电话咨询时常常面对的是AI客服机器人和漫长的等待时间。政府数字化并不能给弱势群体提供足够的帮助。
联合国调查表示,要不是因为有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的行动,有很多弱势群体光靠自己根本拿不到政府的救济金。
为了提升效率、方便民众,英国政府把税务系统、就业与退休保障系统(DWP)等的后台打通,以共享信息。这样一来看似政府的效率提升了,可在税务系统的提交上面,作为普通用户的雇主仍然会犯错误,但人工处理错误的效率非常低下,联合国的调查报告中提到,五十名全职公务员每个月也只能处理2%的错误。甚至有时候人工能很快发现并解决的错误,也要等待系统的复杂处理。这就导致很多人在提交申请的五周甚至十几周之后才能成功领取到福利金,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在等着拿钱交房租、买食物。
英国还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数据匹配的风险分析和情报系统,用来判断申请福利的人是不是伪造了缴税状况和债务,还能核验申请人的身份。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外包给私立的IT服务企业做的,结果证明,他们做得并不好。
联合国在调查中发现,由于不了解算法评估标准,很多人莫名其妙地被划定为高风险人群,却不知道怎样才能降低自身风险指数,最后给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但英国政府却认为,如果给出明晰的算法评判参考,一方面会损害IT服务企业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有人针对性地钻空子,欺骗系统。
联合国在调查后提出,从英国的现状来看,政府数字化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取向。政府给予那些有阅读、写作能力,能够操作电子设备进行网上申报的人福利,帮助他们脱离贫困,重归社会创造价值,是因为这些人更容易适应社会。至于那些不会上网、不能自己填好表格的人,重归社会的难度更大,所以政府选择将他们的需求放到更后面。这才是联合国打出“人权牌”警告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社会问题是复杂的,饥饿与贫困并不能和一项政策完全挂钩。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政府数字化的道路上,想平衡效率和公平,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数据的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储备、社会整体的数字技能普及,这些都需要时间才能慢慢完成。如果冒进地大范围推行政府数字化,造成的结果很可能就像今天的英国一样:从政府公务员到普通民众都对这一系统一知半解,打个电话咨询还会经历漫长等待,更可气的是,其他国家还会来宣扬你们的政府数字化多么先进……
但更可怕的是,政府数字化可能让本身就已经有分层现象的社会产生更大的割裂。
政府业务的高度数字化,几乎必然带来一线业务人员的大规模削减。当这些弱势群体在线下也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我们是否会彻底忽视他们的存在而沉溺于一种虚伪的幸福当中?在网上办理好所有事务,就有可能成为让弱势群体脱离社会的最后一根稻草。
英国现在就出现了这种状况,那些没有能力进行身份认证、福利申请的人,几乎从福利系统中彻底“消失”。看似政府减少了福利支出,可贫困状况却没有减轻,甚至愈演愈烈。
机器视觉再强大,最终也比不过人类的眼睛。不管未来我们的政府数字化要以怎样的形式发展,发现每一个圈层的需要,倾听每一个群体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是通过机器的眼睛和耳朵,还是通过人的眼睛和耳朵并不重要,无非我们通向幸福道路上不同的交通工具罢了。
4.当前,移动互联网的战场正在从“App生态”转向“小程序生态”,而这种生态迁移其实早有迹象。三年前,“粤省事”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开通“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小程序,“小程序+政务”正在成为政务服务创新的标配与蓝海。
微信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5亿人利用小程序接受政务服务,占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80%以上,相比于正在泛起的“僵尸政务App”,政务服务小程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创新领域。
PC时代有政府网站希望通过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来提升影响力,获得更多网友光顾。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不乏省市政务App专门策划运营活动,推进线上线下的下载安装,以提升装机量和用户数。但是,这里都存在一个问题:是否点击了网站的网友就真正会使用网站的服务?是否下载安装并注册了政务App就真正会使用App的服务?或许他们只是为了现场赠送的那个小礼品呢?
微信小程序具有去中心化、没有应用市场、不能转发朋友圈、只有少数第三方排行榜等特征,这种评判标准、推广方式以及传播方式的改变,可谓是为“小程序+政务”量身定制的。政务服务小程序本身既不存在也不需要对流量和用户进行控制,需要的是针对公众需求策划和设计好服务内容,并使服务易获取、易完成,比如出生证明、养老金提取、各类证件关联等均是当下的痛点服务,“粤省事”“赣服通”等均在体现自身的优势和特征,但也有不少政务服务小程序仍然在以PC网站、移动App的产品设计思维与运营方式进入这个领域,结局可想而知。
自“粤省事”小程序首创了“我的证照”服务以来,以小程序为代表的移动政务应用开始逐渐告别刻板的PC时代的服务设计与陈列模式,真正开始关心用户的痛点需求与使用习惯。关联用户的证照信息,不仅是解决用户即时性刚需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增强用户黏性的措施,使政务服务小程序由一个低频应用成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高频应用。
除了证照关联外,公积金、社保、税务、行驶驾驶、结婚登记预约等越来越多的用户应用场景被唤醒,原来需要通过搜索平台、政务服务平台查找和搜索的内容,在小程序的“热门服务”类别中被优先提供。随着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涉及公民个人权利的电子证照的应用范围与价值也将越来越广,用户获得的数字红利也将越来越多。
政府网站、网上办事大厅、政务服务网、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移动政务App……自从政府数字化转型开启以来,这些平台、应用与渠道都曾是我们面对数字政府的用户界面,不同的是,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心与需求不一,所以其外在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影响不一。相同的是,因为参与感的缺乏与获得感的障碍,迄今为止,少有能让我们脱口而出的优秀政府网站或平台。
政务服务小程序与以往政务服务平台体验的不同之处是:首先,小程序的用户基数就是微信或支付宝这样国民级应用的所有用户,因此小程序要考虑的不是占领某个流量入口,它本身就在流量入口;其次,小程序的用户体验标准脱胎于微信或支付宝这样母平台的体验标准,遵循原有的用户使用习惯,因此个别省级政务服务机构用设计App的思路来设计小程序的体验,显然是行不通的。
“小程序+政务”已经不是在进入方式、服务界面、使用流程上改变公众获取政务服务的习惯,而是一改以往政务服务平台沉闷、刻板、僵化的设计思维与服务逻辑,在PC政务日薄西山、移动政务青黄不接的当下,为智能时代的数字政府重塑了体验标准,重新校准了移动政务的发展方向。
从近期各地小程序发布的“结婚证”“离婚证”等引起的舆论来看,公众对“小程序+政务”已有足够的关注度,后移动时代的政务服务也将不会局限于对原有路径和思维的模仿,主张个体价值和个性价值、强调参与感、提倡服务温度、强调“在场感”等将成为未来政务服务创新发展的方向。
5.J省申领证件、事项办理、公积金在线查询等超过100项政务服务均可以通过小程序在线办理了。全新上线运行的这款J省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是一个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由J省政务服务办和腾讯云团队联合打造,目的是让用户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把政事办了。
过去,办理一项政府业务,用户需到受理窗口提交书面材料,并且通常要经过层层审核,耗时又耗力。如果是跨地区的政务事项,更是十分不便。
现在,对于市民来说,通过这款小程序不仅省去跨地区、跨部门办事反复跑腿的烦恼,还能实时查看本地区政务服务动态新闻,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掌握最新办事需求。
作为一款便民服务的政务小程序平台,J省政务服务小程序涵盖了省、市、县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事项,打通了全省的政务服务体系,在提升政府办事效率的同时,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6.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能够深刻优化政府治理结构,合理有效地进行制度安排,在资源配置、服务流程、要素整合和运行机制上,发挥出强大的引领作用和技术效应。
广东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省份,自2018年以来,以政务互联网思维打造一体化数字政府,以移动化建设思路推进“掌上政府指尖办”,并在全国首创“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近两年来,广东陆续推出“粤系列”移动服务平台,包括全国首个涉企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粤商通”、全国首个基于小程序的电子签章平台“粤信签”、全国首个集省市县政务地图数据平台“粤政图”、全国最大的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广东政务服务网、全国集成度最高的政务终端广东政务服务一体机等。
2020年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要求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优化审批服务、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等。
广东行动迅速。比如,“手机亮证”不只适用于个人用户,手机也成为企业的证件夹。以办理创业补贴申请为例,此前企业需携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承诺书信息等10项证照和材料,现在通过“粤商通”可自动关联所需证照、自动完成材料填写。同时,企业办事人员只需一次登录,即可享受一站式服务,申领营业执照、经营许可、报税缴税等329项高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目前,广东实现企业开办申报材料提交数量减少56%,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此外,广东政务服务网还推出了“我要拿地”“我要办企业”等超过10000项的“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实现企业“一件事一次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局,通过“粤商通”选择融资产品,平台自动整合企业纳税、公积金缴纳、用电情况等数据形成分析报告,提供给金融机构,加速贷款申请审批,并将审批结果主动向企业推送,方便企业随时掌握贷款审批进度。
“数据上云、服务下沉”是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作为“服务下沉”的重要载体,政务服务一体机于2019年5月推出,主要部署在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中心,用于办理需要采集人脸、照相和指纹,打印回执、证照和证件等服务事项。
“这有效弥补了‘线上服务不能办结、线下窗口经常排队’的问题,并将‘数字政府’的一体化行政服务能力向镇、村的‘最后一米’延伸,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利器,让基层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不出村便可就近办、身边办。”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只要手指一动,就可轻松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如出租房老化的线路、楼道里违规停放的电动车等。公众可随时查看举报情况及处理结果,还能在线进行火灾受损申报。
事实上,这是基于“粤政图”开发的社会治理管理平台,将空间地理信息与政务数据库关联,实现人、户、房、楼等要素的网格化管理,鼓励群众随时随地报送和反馈社区问题。同时,结合“粤政图”的精确定位能力,将群众上报事件快速分派、推送给对应网格员,极大提升了社区管理效率,这也是广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探索。
“数字政府”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广大市民,服务于企业竞争,服务于社会治理,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社会治理更智能。下一步,广东将在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深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等领域持续发力,紧紧围绕社会公众和企业办事需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更好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2”,请归纳概括S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的特点。
要求:紧扣材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二、“给定资料3”中的画线句子提到“在网上办理好所有事务,就有可能成为让弱势群体脱离社会的最后一根稻草”,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内容全面,不超过300字。
三、假如你是某政府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近期要参加一次“数字政府”研讨会,并向与会人员介绍“小程序+政务”,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撰写一份介绍材料。
要求:内容全面,表达准确,条理清晰,只写正文,不超过400字。
四、“给定资料6”中的画线句子提到,“‘数字政府’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广大市民,服务于企业竞争,服务于社会治理,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社会治理更智能”。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2)结构完整,层次清晰;(3)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1000~1200字。
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相关执法,增强知识产权民事和刑事司法保护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第一条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
第三条国家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
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优化营商环境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第三条 优化营商环境应当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放管服改革,践行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打造一流的市场环境、一流的政务环境和一流的法治环境,实现政策优、成本低、服务好、办事快的营商环境目标,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协调机制,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统筹推进、督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政府主要负责人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责任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优化营商环境日常事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确定其他部门为本行政区域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为营商环境改革提供决策咨询。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定期对本省的营商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当根据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
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不得影响各地区、各部门正常工作,不得影响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增加市场主体负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营商环境评价谋取利益。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政府考核,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实际,在法治框架内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经验、新做法。
鼓励和支持在推进赣江新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中,先行先试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措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对未达到国家和本省要求的优化营商环境目标或者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靠后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约谈,督促其优化营商环境。第九条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利和义务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的营商环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市场主体代表以及有关社会人士等作为监督员对营商环境进行监督,发现营商环境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员的监督,及时整改查实的问题。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全面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广典型经验。
每年11月1日为本省营商环境日,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诚实守信、亲商安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媒介应当加强舆论监督,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和典型案件依法予以曝光。第十一条 市场主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履行安全、质量、劳动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定义务,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遵循国际通行规则。第二章 市场主体保护
行政执法中应当推广运用什么等非强制性手段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
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规定,行政执法中应当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手段,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
必须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是指依法行政在政治、社会和国家意义上的指导理念和根本准则,是依法行政在方向上、宏观上、全局上以及它和其他活动在相互关系上的普遍性规则。
什么等金融机构在授信中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不得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
《条例》指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授信中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不得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七章,分别为总则、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和附则。《条例》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用法规制度固化下来,重点针对我国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
《条例》指出,设立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应当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经国务院批准。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目录清单之外的前述收费和保证金一律不得执行。推广以金融机构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
《条例》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完善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其增加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并合理增加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支持,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授信中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不得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收费行为,不得违规向服务对象收取不合理费用。商业银行应当向社会公开开设企业账户的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和办理时限。
《条例》提出,国家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拓宽市场主体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依法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其他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条例》明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大型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的清理力度,并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建立防范和治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的长效机制。